手上有套《资治通鉴》
作者:宏毅
手上有套《资治通鉴》(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,1996年6月印),是三卷本,精装,标价66.80元。是以前有个新华书店门市部要搬迁,书都半价处理时买的。买来后一直没有看完,不过是有时遇到一些历史的东西查查它,把它当作工具书来用了。最近这段时间正好有空,所以准备从头读一遍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,主编是司马光,协修是刘恕、刘攽和范祖禹,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史学家,其中刘攽负责两汉史,范祖禹负责唐代及五代史,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部分,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。我们提这部书的时候只提司马光是不对的。此外,他们又写了《资治通鉴考异》与《资治通鉴目录》来替这本巨著做说明,不过者两部分我可没看见过。
这本书,司马光原来想定名为《通志》,宋神宗即位后,把《通志》改名为《资治通鉴》,意思是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并且序言是神宗亲自写的。
《资治通鉴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0年),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共1362年的历史,分为294卷,共计300多万字;另外《目录》30卷,《考异》30卷。我手上的这本没有《目录》和《考异》这两部分。不过书最后附有司马光的《进书表》。
编成这部巨著前后共花了19年的时间,从宋英宗治平二年(公元1065年)开始,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(公元1084年)才完成,可算够辛苦的。人生能有几个19年呢!据说,司马光自幼好读《左氏春秋》,喜欢编辑旧事以成编。宋英宗治平元年(1064年)呈《历年图》五卷,治平三年(1066年),又呈《通志》八卷,作品涵盖周、秦二朝,当时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满意,于是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,供给笔墨、缯帛、费用、餐点、果物等服务,要他继续写下去,并准许他借阅皇家龙图阁、天章阁、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、秘阁的藏书。那真叫坐拥书城,并且有人伺候着你读书查资料写书,什么都不用说,就俩字:幸福。还是据说,书成之后,只有司马光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,其他的人只翻一页,就哈欠连连唯思睡。所以要读完它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。此书完成后两年,司马光逝世。
《通鉴》编修工作十分艰巨,先由助手搜集资料和编写初稿,然后由司马光综合全书,再由司马康检订文字。在资料搜集方面,单是正史有十七种,参考的野史,谱录,别集,碑志等杂史有三百多种,加上龙图阁等藏书,可以想见当时资料十分丰富。《通鉴》在撰写前先由天文学家刘羲叟编订正确年历,作为全书的骨干,然后把史料摘录下来,按年代顺序,编成“丛目”,编写过程中,如果发现汇集的史料互有出入,便要进行考异工作,可见编写是十分认真的。
司马光编写《资治通鉴》的目的是为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,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。所谓“删削冗长,举撮机要,专取国家盛衰,系生民休戚,善可为法,恶可为戒者,为编年一书,使先后有伦,精粗不杂。”,这是他在《进书表》中的话。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,共1362年的历史中,详近略远,隋唐五代371年,占全书40%,史料价值最高。书中很明显的是他多次著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,如文景之治,贞观之治等。《通鉴》于叙事之后,皆有附论,共168篇。他把历史上的君主,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、守成、陵夷、中兴、乱亡五类,在书中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,作为后世君主的鉴戒。也就是说这书是为掌握国家政权的人写的。书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、经济、文化、学术思想、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。
司马光撰《通鉴》,重视战争之描写,如对战国时代孙膑与庞涓的“马陵之战”,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 “官渡之战”,三国时代曹魏与蜀、吴的“赤壁之战”,东晋谢玄与苻坚的“淝水之战”,皆详细生动,如历其境。另外《通鉴》不书奇节,对往昔史料上所载奇节伟行而超乎常情者,如屈原自沉汨罗江,严光足加光武帝腹诸事,悉阙而不录。司马光思想保守,主张政简刑轻、轻徭薄赋,对于一切急进改革,均予以否定,诋毁商鞅变法,盛赞曹参谨尊萧何律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。我喜欢编年体的这种方式,那一年有什么事很清楚,不用自己推算。编年体的史书在《资治通鉴》前还有《春秋》。
此书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,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全书体例严谨,前后脉络分明,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。而且对后世史学影响巨大。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,即所谓“史学两司马”。《资治通鉴》自成书以来,历代为帝王将相、文人骚客、各界要人争读。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,古往今来,点评批注《资治通鉴》的帝王、贤臣、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学者数不胜数。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《资治通鉴》,他对司马光及《资治通鉴》给予了极高评价。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:“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;为人臣而不知鉴,则上无以事君,下无以治民;为人子而不知通鉴,则谋身必致辱先,作事不足以垂后”。清代王鸣盛认为:“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,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”。二十世纪,台湾作家柏杨译有《柏杨版资治通鉴》、《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》等书。
《资治通鉴》的体例后世仿效甚众,著名的有南宋金屐祥作《资治通鉴前编》、南宋李焘的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、秦缃业的《资治通鉴长编拾补》,李心传的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,专记宋高宗一朝史事,此书是为续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而作,徐梦莘的《三朝北盟会编》,专记宋徽宗、钦宗、高宗三朝与金人和战之事。南宋史家袁枢读《通鉴》,因分事立目,共记二百三十九事,另附录六十六事,钞辑成书《通鉴纪事本末》,开创“纪事本末体”之先河;朱熹著《资治通鉴纲目》,用意在标榜“正统”、“名教”之思想;王夫之著《读通鉴论》,清代毕沅的《续资治通鉴》、徐干学的《资治通鉴后编》。历代研究者甚众,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,即“通鉴学”。
但是《通鉴》也有不少缺点,如着重政治与军事,对经济方面记载不多,至于文化、艺术、宗教谈得更少。明代严衍熟读《通鉴》,著有《资治通鉴补》,列举通鉴有七病(漏、复、紊、杂、误、执、诬)。
附录
内容
《周纪》,五卷。
《秦纪》,三卷。《周纪》与《秦纪》原为《通志》八卷。
《汉纪》,六十卷。
《魏纪》,十卷。
《晋纪》,四十卷。
《宋纪》,十六卷。
《齐纪》,十卷。
《梁纪》,二十二卷。
《陈纪》,十卷。北朝的北魏、北齐、北周无纪。
《隋纪》,八卷。
《唐纪》,最多,凡八十一卷。
《后梁纪》,六卷。
《后唐纪》,八卷。
《后晋纪》,六卷。
《后汉纪》,四卷。
《后周纪》,五卷。五代有纪,而十国无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