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声在外

再谈君子与小人/宏毅(2006)

再谈君子与小人/宏毅(2006)
 
题记:写《资治通鉴》的读书笔记,讨论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时,写到了君子与小人的问题,没有深谈,只是三言五语,留言的颇不知道我的意思,所以再谈一下。
 
 
谈君子与小人这样的话题,是颇不合时宜的。现在这个时代,好像谁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,非得挨几砖头不可。反而是学小人行径的,倒被大为表扬和拥戴。连大学教授都有一万本孔子也顶不上一个章子仪的话,以标榜君子著称的孔子都混到这个份上了,再谈君子小人的话题,自然得板砖伺候。
 
古语说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,今人语“一万本孔子也顶不上一个章子仪”,孔子是被彻底地打倒了,所以孔子的腐朽思想本应该一同灭绝,但是翻翻古书,“君子”二字实在是比比皆是,不可胜数。所谓消灭孔子,不妨也消灭所有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中国就好了。然而现实是,国家刚好提了一个“以德理国”的国策,不知这其中的“德”字作何讲。以上所言,好像与“君子小人”这样的话题无关,实则有关。
 
孔子之所谓“君子”,实际是一种道德修养,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在这里指的是利用孔子提倡的那些道德标准来约束人的行为,从而在太平社会达到“德治”的目的。乱世不实用,乱世讲权与谋、智与力等,道德放在最末。太平社会,掌权者总会从孔子的思想中化点东西出来用来治国安民的。形式可能不一样,但实质是一样的。
 
不敢标榜君子的社会实质上是道德沦陷的社会,人的固有价值观被冲击动摇,只能借一点小人的行径和言语掩盖内心的彷徨无定。一旦真小人攻击君子,围观者众,援手者少。这也正是被鲁迅先生反复批判的国民性。
 
世风日下,心中有点君子信念的,最终也只能选择几点小人言行来掩饰自己,举世皆浊,尔何敢独清。再说了,举世皆浊,谁来证明你是“清”的,你清个屁,说不定是伪君子呢!
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控制面板

网站分类

搜索

最新留言

网站收藏

友情链接

图标汇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