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编者按:本文节选自《店埠镇志》。
清明
寒食。寒食节,亦称“禁烟节”、“冷节”、“百五节”。约每年四月四日前后,清明节的前一天。寒食这一日要禁烟火,只吃冷食,所以叫做“寒食节”。后世的发展中,逐渐增加了祭扫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牵勾、斗卵等风俗。历史上,寒食、清明两节相近,久而久之,便合为一个节日,本地人甚至把“寒食”当做清明的别称。
民国版《莱阳县志》记载:“寒食亦曰百五节,扫先墓,填土筑坟,俗以介之推是日焚死故,禁烟冷食,传举火则冰雹。”据说,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,割股肉供文公充饥。文公复国后,介之推不求利禄,与母归隐绵山。文公派人到山里寻找无果,有人出主意说可以放火烧山,三面放火,留下一面,介之推必然自己走出来。于是文公焚山,大火烧了三日,不见介之推出来。火熄之后,上山一看,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。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,然后安葬遗体,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,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。掏出一看,原来是片衣襟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”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。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“介山”,在山上建立祠堂,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晓谕全国,每年这天禁忌烟火,只吃寒食,以寄哀思,后相沿成俗。山西为“晋”地,寒食习俗首先在山西流行,本地多山西明代移民,所以对寒食节非常重视。
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春分后15天为清明,这是日行15°,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,所以民间又称其为“鬼节”、“冥节”,并与七月十五、十月一总称“三冥节”。清明时,本地有吃凉饭、吃面燕、吃鸡蛋、踏青、祭祖扫墓、插松枝、打秋千、放风筝等习俗。
清明节这天(或前一天),人们要到祖坟为祖先填土扫墓,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,以防夏天雨大漏水。学校则要统一组织学生给革命烈士扫墓,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。
清明节,家家户户煮鸡蛋、蒸面燕。每年清明前后,是燕子从南非飞回北方的季节,本地人认为燕子是幸福、希望、祥和的象征,所以流传下清明捏面燕的习俗,有“过年的面,蒸小燕,吃了一辈子不遭难”的民谚。做面燕,面为身子,黑豆做眼,用剪刀剪出嘴、翅膀、羽毛等,用梳子压出全身纹路。做好之后,上锅一蒸。端出来凉好,白净乖巧的面燕让人不忍释手。有的人家,还要在面燕的背上用食用色素点上几个红点,更是让人不忍食之。小孩子们,手拿面燕,怀揣鸡蛋,到处找同伴炫耀。一般的,还要互相斗鸡蛋(古称“斗卵”),即互相拿着熟鸡蛋对碰,看谁的鸡蛋更结实。
清明节是柳树发芽的季节,民间男女踏青时,有折柳、戴柳、插柳习俗。据说柳枝有辟邪作用,所以踏青时,或折几支柳枝在手中把玩,或编成帽圈戴在头上,或带回家插于门楣、屋檐上。雅士谓之:“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,民谚称:“清明不戴柳,死后变黄狗。”
荡秋千。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。它的历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之为秋千。相传是齐恒公征山戎时,从山戎所传入。在汉代即成为寒食、清明、端午等节日的民间游戏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拴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。以前本地各村在清明时,多由村集体架设高大秋千,供全村人玩耍、娱乐。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,传到民间后,主要还是妇女的娱乐活动,所以民间有“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”说法。
植树。清明前后,气温升高,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快。因此,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,有人甚至还把清明节叫作“植树节”,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。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和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
放风筝。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。古人相信若人生病可将病况写于风筝上,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这样能除病消灾。延伸开来,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所以,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夜里在风筝下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像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“神灯”。